7月9日至11日,华体会现金数学统计学与力学学院“赓续红色血脉 永葆初心使命”实践团全体师生赴河北邯郸,通过3天时间的沉浸式研学追溯共产党员革命初心,体悟当代青年使命担当,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让爱国情怀化为奋斗动能。

邯郸处于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冀鲁豫边区的核心区域,承载着厚重的革命记忆,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7月9日,“赓续红色血脉 永葆初心使命”数统力实践团全体师生乘高铁赴邯郸,下车即奔赴研学首站——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伫立烈士纪念碑前,聆听左权、黄镇等革命先烈在抗日战场上浴血杀敌的故事,凝视着烈士名录,同学们深有感触:这里不仅是纪念之地,更是一堂鲜活的“初心课”课堂。在这里,“红色政权来之不易”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先烈们用生命写就的滚烫史实。9日下午,实践团前往峰峰博物馆与“一品一播”电商直播基地。峰峰博物馆展出了珍贵的磁州窑文物和丰富的红色历史文物。瓷器展区陈列着白地黑花瓷瓶、精致瓷枕等,并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磁州窑的历史源流和发展脉搏。红色历史展区,泛黄的战报、锈迹斑斑的步枪、边区政府的文件复印件……,串联起邯郸作为敌后抗战指挥中枢的峥嵘岁月。实践团还来到“一品一播”电商基地,调研当地如何通过数字经济赋能红色文创与农产品品牌,探索“红色文化+产业振兴”的路径。

10日上午,实践团来到南堡乡万亩桃园现场体验桃树管理,思考通过专业能力服务农业现代化的方法路径;前往邯郸市工业设计中心,感受红色老区通过创新创造开启新时代转型的奋斗历程和展现出的昂扬风貌。10日下午,实践团先后赴邯郸博物馆和邯郸规划展览馆,从历史与未来两个维度深入了解邯郸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红色革命基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和丰富的图文资料,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胡服骑射”带来的技术革新以及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流交融,切身感受邯郸从红色革命老区向“工业智造”“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转型。晚上,实践团漫步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实地了解历史建筑修缮情况,感受“赵文化”魅力。

11日上午,实践团实地探访赵王城遗址与小堤村“和美乡村”项目。驻足赵王城遗址,师生们回溯中原文化的历史起源,感悟“文化自信”背后的深厚根基;在小堤村村头田间,实践团看到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亲眼见证革命老区到美丽乡村的蝶变。11日下午,实践团师生来到前海数贸产业园。这里现代化的办公环境、高速运转的数据中心、充满活力的创业团队让师生们看到了邯郸的美好明天。师生深入了解产业园依托数字技术搭建贸易桥梁、推动特色产品走上国际舞台的生动实践,为邯郸人民敢闯敢拼、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鼓掌点赞。

3天的研学实践转瞬结束,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肃穆瞻仰到小堤村的田间地头,从“一品一播”的直播间到邯郸道的研学,数统力学子实现了一次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与革命先烈对话,懂得了“牺牲”二字的千钧重量;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对话,理解了“奋斗”二字的时代内涵;与时代同行者对话,明确了“担当”二字的青年注解。下一步,同学们将把社会实践所获转化为学习科研动力,进一步立足本职创新实践,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编辑:曹雨
审核:刘潇